豬肉進口量增長,均價漲4500元
豬肉進口量有所增長,境外豬肉企業頻頻發力中國市場!
2023年1-2月,我國總共進口了56萬噸豬肉及豬雜碎,同比增長24.4%。其中,“豬雜碎”占了近三分之一。
而在同期所有進口肉類當中,豬肉及豬雜碎的進口量占比為43%,與去年同期保持一致。
相比之下,價格的漲幅就明顯得多。今年1-2月,豬肉及豬雜碎累計進口量、進口額的增幅分別為24.2%、65%,進口均價從13848元/噸上浮至18353元/噸!每噸單價上漲了約4500元!
如今進口冷鏈食品的進口難度已大大降低,盡管目前中國市場對進口豬肉的需求低迷,但全球多個豬肉出口國還是看好出口至中國市場的機會:
近日,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,中法經貿合作再次升溫。據悉,雙方近期簽署了雙邊合作協議,涵蓋農業食品、航空科技、民用核電、文化等領域。而4月7日發表的《中法聯合聲明》則更明確了中法兩國希望加強在農業、農產品、獸醫和植物檢疫領域的合作,擴大豬肉市場準入。
新凍派在中國海關總署官網查詢到,3月28日,共15家法國豬肉出口企業注冊成功。我國進一步放開法國豬肉出口許可證,意味著法國可以向中國出口更多的豬肉產品。
另外,巴西媒體報道,巴西巴拉那州(Paraná)政府代表和企業家正試圖擴大該州與中國的貿易往來。最近幾周,該州的一個代表團在中國進行了談判,談判內容包括對華出口豬肉的可能性。
該州一家禽類出口公司的總裁雨果·萊昂納多·邦吉奧諾(Hugo Leonardo Bongiorno)指出,擴大與中國的貿易關系具有很大的潛力,因為“無論是從領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來看”,中國市場都是巨大的。
另據巴西-中國企業家委員會(Conselho Empresarial Brasil-China)委托進行的一項研究,到2030年,巴拉那州至少有46個擴大對華出口或增加對華出口多樣性的機會。
目前我國進口豬肉的來源國構成如下圖所示,西班牙仍是最大來源國,巴西、美國、丹麥、荷蘭、加拿大、法國等,也均為重要來源國。
國內生豬養殖依然普遍虧損,豬企賣房“回血”挺過虧損寒潮!
反觀國內,豬價持續低迷,行業已連虧三個月,3月豬企出欄節奏出現分化,而低迷期擴張往往伴隨風險,調低出欄、補充流動資金、變賣資產,豬企應對戰略不一。
下一篇:沒有了